中醫藥大健康產業
中醫藥大健康產業
- 特區政府早於1999年已將中醫藥服務引入公共醫療系統,從而提高了中醫藥在澳門全民醫療服務體系中的覆蓋率。
- 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2011年在澳門成立,致力開展中藥質量和創新研究,促進中醫藥標準化和國際化,推動成果轉化。
- 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下稱“產業園”)積極引進和培育重點企業,加快中醫藥產業在園內聚集。截至2025年4月底,產業園註冊企業共233家(其中澳門企業89家),引進內地多間知名醫藥企業入駐,並培育了一定數量的澳門企業,當中涉及中醫藥、化妝品、保健品、醫療器械、生物醫藥、醫療服務等領域。
- 目前,產業園已搭建符合中國內地認證標準《藥物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的中醫藥中試及生產平台。
- 積極運用“以醫帶藥”模式,助力中醫藥產品以葡語國家為切入點,逐步開拓非洲、歐洲、東南亞等區域市場。同時,產業園依託 粵澳醫療機構中藥製劑中心,建立澳門和內地醫院製劑的品牌。
- 自2021年起,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先後推出《鼓勵企業升級發展補貼計劃》、《促進中醫藥產業發展先導資助計劃》及《促進中醫藥產業升級計劃》,支持中藥製造業升級轉型,提升產品質量與生產流程標準,增強市場競爭力。
- 2021年12月,在特區政府的推動下,澳門轉化醫學創新研究院成立,着力促進澳門及內地在中醫藥和轉化醫學領域的科技創新和人才資源整合,賦能技術轉化和產業在澳門及大灣區落地發展。
- 隨着澳門《中藥藥事活動及中成藥註冊法》實施,藥物監督管理局成立,以及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藥合作中心(澳門)平台作用的發揮,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高等院校的相關醫藥研究機構,以及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等科研機構及平台設施不斷發展,為中醫藥產品的研發轉化及生物醫學領域成果轉化提供較強的基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