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
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
會展
- 軟硬件設施國際領先
- 大型綜合酒店群林立
- 擁有超過24萬平方米的國際性會議展覽場地
- 可同時容納上萬人舉行大型高級別會議
- 會展業發展獲國際認可
- 2023年及2024年,澳門連續兩年獲亞洲知名會展雜誌M&C Asia評選為“最佳亞洲會議城市”(Best Convention City (Asia))及“最佳會議商務城市”(Best BT-MICE City)。
- 2025年4月和5月澳門分別獲選“璀璨之星”會獎卓越目的地和“年會最佳目的地”。
- 2024年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ICCA)報告顯示,澳門在亞太區城市排名位居第14位,躋身全球城市排名一百強至第76位
- 較2023年大幅攀升了31位。
- 2024年共有33項國際會議活動獲得ICCA認可,較2023年大幅增加50%
- 2019年國際展覽業協會(UFI)報告顯示,澳門展覽業市場上升4.2%
- 升幅排名在亞太區排名處前10位
- 共有11個展會獲UFI認證
- 涉及商貿、環保、汽車、遊艇、航空等領域
- 國際性品牌會展活動影響力持續擴大
- 已集聚一批品牌會展活動
- “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暨展覽”、“世界旅遊經濟論壇”、“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全球合法與可持續木業高峰論”。
- 澳門會展業的國際知名度和競爭力不斷增加,舉辦多個具代表性的大型國際會展項目,澳門的國際化會展城市形象不斷提升。“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暨展覽”等展會成功舉辦,影響力不斷擴大。
商貿
- 近年,在特區政府多措並舉推動下,電子商貿應用得以較快普及。
- 2024年,隨着本地經濟強勁復甦,移動支付的交易筆數和交易額再創新高,分別按年上升17.9%及7.5%。
- 2025年第一季的交易筆數為9,039萬宗,按年上升6%;交易總額為79億澳門元,按年增加8.7%。截至2025年3月底,受理移動支付的機具及二維碼立牌數量為108,749個。
- 跨境電商渠道已全面開通,符合條件的澳門製造產品及澳門企業代理的葡語國家產品可透過跨境電商送達內地消費者。
文化
- 澳門400多年來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具有獨特的文化和歷史,為發展文化產業積澱了豐厚的底蘊和優勢。
- 2024年9月,澳門獲頒授2025年“東亞文化之都”。
- 2023年《文化產業統計》結果顯示,有營運機構共2,866間,在職員工人數13,976名,服務收益87.2億澳門元,增加值總額29億澳門元。
- 文化產業規模整體上呈現穩步發展趨勢,2016年至2019年期間對澳門經濟貢獻增加值總額每年的增長率均至少6%以上。
- 現時澳門共有165項歷史建築獲列為“被評的不動產”(文物建築),70項本地節慶風俗、美食文化、傳統手藝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文化遺產保護法》的保護,當中11項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 已打造澳門藝術節、澳門國際音樂節、中葡文化藝術節、藝文薈澳、hush!音樂會等多項節慶品牌盛事,並設立“澳門文學館”,進一步增強城市文化氣氛。
- 引入和打造更多高層次的國際文化演出和品牌項目,深入推動“一基地”、“東亞文化之都”和“演藝之都”的建設。
- 推出“影視產業人才培訓計劃”,繼續實施影視範疇的補助及支援計劃。
體育
- 透過舉辦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澳門國際馬拉松、WTT澳門冠軍賽等特色體育旅遊盛事,並透過加強與本地企業、社團和機構之間的合作,以體育作為平台推動旅遊,促進體育、旅遊以至各關聯產業的深度融合,助力提升“體育+”拉動效應。
- 特區政府正透過持續推出更多高水平的大型體育活動,打造具有澳門特色的體育品牌賽事,致力建設“體育之城”。